逛博客萊的畫冊區時發現了它,感覺蠻訝異的。
第一次認識這位插畫家,是在某個書皮全黑的藝術家介紹書叢,其中一本關於王爾德的專輯。不知道編輯者比較偏愛他,還是他和王爾德真的合作愉快(以王爾德的個性和風評很難做這種猜想)來著,他的插畫充斥期間(或許他真的為王爾德的歌劇畫了不少海報?)。
接著是縣立圖書館美術書籍架上,一本關於版畫的商業類書籍。這本書的撰寫者真的很愛比亞茲萊,整本書全在分析他的技巧和畫作。證明比亞茲萊的魅力是存在的。
不只實物,像藝術或文字,有些東西跨越時空地點,仍獲得人們的認同和喜愛。
金石堂正以買書送海報的方式推銷它。
剛發覺只有金石堂會進貨兩次同一本畫冊(未代理翻譯和代理後的版本售價可是天差地遠,以台灣現況來講價格起碼砍一半),博客萊則比較不喜歡這種用方式賺別人兩次(通常買了第一次,後來發覺台灣代理了,價格降低了,想想當初被扣的稅和跨海運費真是捶心肝)。
尚月地的功力自然名不虛傳,能把漫畫當畫冊畫的鬼怪級畫師,複雜上色的究極自虐組繪師之一。目前露天尚也找不到太多二手貨,可見其精緻度。
如果價格能再降低一些就好了。
沒看過書的內容,也沒現場看過,不過當初看照片還有錄影映像的回憶很好。
有機會的話希望能現場看看。
其實德珍的畫作和畫冊都是差不多的調調,人物的臉有著市面言情小說封面的細膩粉嫩,單張畫作的表象力。勝在精緻的細節,資料齊全(不見得正確)和整體美感。
純以繪畫的角度來說,德珍的人像不夠靈動,素材單一但色感很好,運用協調,而我始終覺得她筆下女性遠勝男性......不過以欣賞的角度來說,是很值得一看的,甚至多買幾本來收藏也不錯,多收藏幾本就厭倦了,畢竟單調的東西容易厭煩。
她的畫冊多半打親民政策,物美價廉,大量印製容易購得。不過書局店員通常粗手粗腳,就怕碰壞了書角。
2012/1/30 難得興起逛畫冊區的小感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